萬林木文化展示館,萬木成林,生生不息的精彩設計!
2021-06-08 13:44:35

本展館建設面積達1250平方米,通過實物、多媒體展示、體驗互動來詮釋中國木文化發生的源頭、發展的過程,宣傳企業文化和木文化,體現萬林的核心價值觀,彰顯社會責任。 展館共分“識木、愛木、用木、營木、惜木、護木”六個主要篇章;重點體現“萬木成林,生生不息”的主題理念。旨在全面系統地展現森林對人與自然的貢獻,認識樹木合理采伐的重要性,感受悠久的用木歷史和文化,踐行植樹造林、節約用木、科學營木,珍惜森林資源,弘揚中國木文化。
序廳
萬木成林,生生不息

識木
森林是人類走向文明的起點,樹木是人類永遠的朋友
該篇章主要介紹樹的起源、樹與人類生存的關系、千姿百態的樹(最輕、最重、最毒等樹,對應設置了體驗區)以及森林對人與自然的貢獻,集知識性與趣味性為一體。




愛木
為何世人皆喜木,國人更偏愛?
木文化因樹而起,由愛而生。本篇章主要從中國的五行學說,講到帶“木”字邊旁的漢字、帶樹木的成語、諺語、典故及詩詞歌賦等等。

用木
中國用木的智慧與創造
本篇以中國木文化發展史為切入點,從伏羲發明琴與瑟,點燃了中國木文化的火種開始,到河姆渡文化干欄式建筑樑頭榫及木雕魚;從中國木文化的奠基人——木匠鼻祖魯班,到中國木文化發展最大推手——大明木匠皇帝朱由校。
從中國家具發展史到中國木雕四大流派,盡展古人用木的智慧與創造,讓您了解藏在木頭里的靈魂——榫卯結構之神奇,以及與木有關的實用小貼士。


營木
進口木材是中國木文化得以傳承與發展的重要保障
本篇展示了伐木、運木、檢木的歷史沿革;引木始于鄭和下西洋,此后經歷了三個歷史發展階段。

惜木
萬物都有生命周期,樹也一樣

護木
“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”


尾廳
紅木標準、聞香識木
尾廳安排了“聞香識木”和“翻板識紅木”兩個互動游戲,讓您與木親密接觸,感受木的氣味與溫度,增強木的認知,領略木的魅力。

下一篇:漳州博物館新館
分享
最新案例
聯系我們
